91青草久久久久久清纯_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_皇上破了宫女的处h_周于希裸全身任何部位无遮挡

中文
丹麥調研學習系列分享(一)
2017.02.21
丹麥調研學習先進生活垃圾焚燒觀后感(一)
——丹麥焚燒廠的歷史(二戰之前)

    2015年,我隨同業內領導以及國內一線投資集團的幾位領導一同前往了北歐,參觀和學習了北歐三國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一些案例并與國外同行進行了交流。隨團行程結束后,我們離團前往了丹麥進行參觀和學習,隨行的還有公司同事華星東方徐總以及我的好友浙江的一位出色的技術型企業家余總。

    與我走訪過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個人認為除了德國和日本外,在丹麥的考察值得濃墨重彩地進行記錄和介紹,丹麥的焚燒廠不僅技術先進完備而且建筑風格更具藝術風范。

    我們一行得到了我們的合作伙伴——全球知名霧化器品牌Niro的相關人員的接待,并參觀考察了其母公司GEA公司和Niro的生產工廠,走訪了Amager for braendingen 焚燒廠的同時觀看了一下正在建設中的名氣更大的Amager Bakke。隨后我們前往了Roskilde參觀了同樣在國內也非常著名的Energitrnet能源塔焚燒廠。

    整體而言,作為一名垃圾焚燒設備供應和系統集成領域的從業人員,丹麥在生活垃圾焚燒領域中的最知名品牌應該是尼魯霧化器Niro和偉綸爐排V?lund,其余應該還有在近年來在國內比較活躍的催化劑供應商托普索Topsoe,而丹麥的垃圾焚燒發展史也非常悠久。曾經在網站上翻到過寫于2007年的一篇丹麥百年焚燒歷史的帖子,文章出自Babcock & Wilcox V?lund和Ramb?ll公司的2位老法師,這2人有從業50和40年的經驗,估計都是行業大佬了。而國內的歷史起步于深圳清水河,咱們同濟的師兄龔伯勛和盧巨流老前輩從1988年開始用小成本低配置建設起了國內第一座垃圾焚燒廠,日處理300噸的小廠。下面我來詳細寫寫丹麥的焚燒廠歷史,等有空的時候再收集資料寫寫國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展以及我們華星東方的發展歷史。

    在Frederiksberg有了丹麥第一座焚燒廠,從1903年至今,丹麥已經擁有了上百年的垃圾焚燒史。在一開始丹麥的焚燒廠非常少,但是距今40年前情況開始改觀。隨著煙氣凈化技術的不斷完善,焚燒已經是丹麥官方規定的主要處理方式之一了。因此,丹麥也擁有了焚燒技術的領先優勢。隨著焚燒需求的發展,焚燒廠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環保法規也變得越來越嚴格。



    1903年第一座焚燒廠的建設也是由于在這個Frederiksberg地區(哥本哈根的一個自治區域),人口過于稠密,填埋因為土地稀缺基本是沒戲了。在建設第一座焚燒廠之前,丹麥人還是相當謹慎的,為了研究是否適合焚燒,當時還取了個樣送去漢堡(德國啊,估計是全球的技術之鄉,也是我們團隊的技術老師,也是同濟的師資力量的重要來源)燒了一下,結論是可燃且能產生大量蒸汽,爐渣和灰還能多種用途。(老外也是從無知一步步走過來的)于是,在1898年8月丹麥計劃在Frederiksberg地區的一家醫院旁建設一座綜合設施對醫院供熱電,到1902年2月份,終于商量妥當準備建一座垃圾焚燒廠。Hughes & Stirling和Babcock & Wilcox等3家英國公司(巴威在那個時候不知是不是英國人買去了)參與了這個項目。1903年方案最終敲定,鍋爐,熱水管網,發電機組成了一個熱電聯產的項目。所以,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丹麥的第一座焚燒廠,還是丹麥歷史上第一座區域供熱電廠。不過,沒查到這座焚燒廠的名字,我們就叫它Frederiksberg一廠。

    這個廠就位于今天Frederiksberg醫院的對面。當時V?lund只是個新公司,但也參與了這個項目,負責了這個項目的區域供熱官網的建設工作,按照我們國內的印象應該屬于安裝隊這個工種(所以現在干安裝的同志們要加油,哪天也能做成大公司),印象在那片文章中偉倫的這位老法師還把這段歷史大書特書了一把,當年就是因為這個管網的小合同偉倫獲得了行業的贊譽,主要是因為施工周期短另外這管子還要穿越一位老人家的房子(這個真心不好搞,別說在丹麥在中國也很頭疼),偉倫在V?lund的公司25周年慶的歷史中記錄著這筆交易是一筆大買賣。這個合同多大工作量呢,8500米的管網和800個閥門,可見偉倫當年是干供熱管網項目起家的啊。

    到1920年,這個焚燒廠的處理量就開始顯得不夠了,1925年的夏天,Frederiksberg的市政技術部門的人員準備建一個新廠了。

    那個時候Volund因為給Aktiebolaget Landsverk (現在的吉利汽車的下屬公司,曾經的沃爾沃)代工了一些設備,因為出色的機械加工能力,而引起了關注。那時,Volund開始嘗試用回轉窯。在Frederiksberg的那個老焚燒廠,Volund用回轉窯進行了多次試驗,到1929年,回轉窯技術使得市政部門確信這種技術還是比較適合固體廢棄物焚燒,甚至比爐排還好。

    這個廠在今天看來就是一個間歇式燃燒爐,垃圾成批地送入爐排,需要較長時間被點燃,在這之前大量的臟煙氣和水蒸氣通過一根很高的煙囪排向了空氣。這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污染。另一個麻煩就是鍋爐底部灰渣,這些東西沒有能完全燒干凈。

    Volund的前首席技術官員,Evald Blach, 寫道,這個焚燒廠由很多小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只能處理1t/h的垃圾量。人工操作很貴,除渣也非常困難和麻煩,系統漏風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丹麥也曾經這么惡心過


Gentofte垃圾焚燒廠


    隨著Frederiksberg 焚燒廠嘗試使用回轉窯技術,Gentofte的市政當局焚燒廠決定使用Volund的回轉窯技術來建設一個新廠。因此,Frederiksberg擱置了它的新廠計劃,以便等待Gentofte的運行數據出來后再作決定。

    Gentofte所在地是屬于哥本哈根的北部,用我們上海人的話來講就是“上只角”(上流人士居住的區域)。該廠與1931年投產,ThorvaldStauning首相還出席見證了這一時刻。

   


    這個廠由2臺蒸汽發生器和1臺聯合冷凝式汽輪機,冷卻水通過一個木制冷卻塔循環。Gentofte不僅處理Gentofte本地的垃圾,還處理鄰近Lyngby-Taarb?k地區的垃圾。

    Volund 還構想了運輸垃圾的汽車,汽車由2個獨立的垃圾箱組成。到垃圾廠后,由起重機降垃圾箱從車上吊到爐排進料斜槽。然后垃圾箱的底部打開,垃圾進入到進料斜槽,隨后起重機將垃圾箱放回到垃圾車上。

    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太不實際,最終決定建設一個垃圾儲坑。垃圾坑由一家名叫Ramb?ll &Hannemann A/S的咨詢公司設計。這也是這家公司第一個垃圾焚燒廠的工程案例。

    這個焚燒廠一直運行到1970年,直到這個行政區并入到Vestforbr?nding。

    本人正是由于了解到這個廠的歷史價值,2016年我陪同業內領導再次前往丹麥,特地挑選了Vestforbr?nding這個廠去參觀了一下,雖然沒有看到最原始的那2臺回轉窯的爐子,但是我還是看到了2臺回轉窯的老爐子,據介紹是建設與60-70年代,也是個老古董了。


本人親手拍攝的Volund的回轉窯


本人重點關注的煙氣車間,還是很有收獲


    Frederiksberg的新焚燒廠 

    當Gentofte焚燒廠的運行結果出來之后,達到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大家的期望。1932年11月,Frederiksberg決定采用Volund的回轉窯技術建造一座新的焚燒廠。1934年開始投產,由于它地處中心,給周邊居民造成了不便,因為這是一個人口相當稠密的地區。

    只有Frederiksberg區域的垃圾得到了焚燒處理,(不包括哥本哈根的其他地區)這些垃圾并沒有經過分類處理。垃圾每周收集3次,上午6點到下午4點半。垃圾車由2匹馬拉著,目前證明這是迄今為止最便宜的解決方案。無論從初期投資和還是維護費用。遠比汽車便宜。垃圾清運是由私人馬車夫完成的。(類似于我們承包吧,我們國內新環衛行業發展如火如荼,感覺跟丹麥那個時候私人馬車夫承包差不多一個意思!)



Frederiksberg第二座焚燒廠,在日本叫二代目


    與Gentofte和Aarhus焚燒廠(下面詳細說)不同,Frederiksberg新焚燒廠,從一開始就配備了一個垃圾儲坑和完善的起重設備用來進料。

    焚燒廠一周運行6天,因為周日運行人員放假(老外也是一周干6天這么過來的!)。通常一條爐排(鍋爐)分為8小時3班制。每個班組配備了1名行車(起重)工,1名爐排(鍋爐)工,1名鍋爐底渣操作工,1名后背救援工,2名垃圾接收工人,從早晨6點到下午5點半。所以,確保一條焚燒線正常運轉,一天至少需要配置17名工作人員。這還不包括操作爐底破碎機和清潔人員以及遇到節假日或生病的人員數量。在這個老式的焚燒廠里,在工作日確保這3條焚燒線運行和部分周日運行,需要40名人員。

    如今在地圖上查詢,這個焚燒廠應該已經被拆除了,這個區域附近并未找到更新的焚燒廠。


Frederiksberg二廠在1934年建成后不久的照片,右側是Frederiksberg的舊煙囪。


    Aarhus焚燒廠

    這個焚燒廠也是1934年投產的,Aarhus是丹麥第二大城市。丹麥知名人士Holger Eriksen當時任職于Aarhus,出了一本小冊子。他在里面寫道:Aarhus焚燒廠,在許多方面Aarhus在環境衛生方面獲得了一個領先的地位。在世紀之交,人們還在猶豫焚燒是否優于填埋,當時人民對此事還是相當謹慎的,在1911年這個行政區還建設了一座新的垃圾填埋場。

    直到1926年的10月份,政府部門才開始考慮建設焚燒廠。DSB這個丹麥國有鐵路公司打算考慮使用一塊土地,而這塊土地是一個垃圾填埋場,所以這個鐵路公司準備移走這個填埋場。

    能源委員會考慮能否把電廠與垃圾焚燒廠結合起來,在污水橫流的英國焚燒廠以及干凈整潔的科隆焚燒廠,委員會猶豫了,需要進一步調研。

    他們考察了正在建設中的漢堡焚燒廠,以及丹麥Gentofte的偉倫第一座回轉窯技術的焚燒廠,考察結論:偉倫的回轉窯焚燒技術無疑是不二的選擇。

    Aarhus的市長綽號“鐵匠”,是一位堅定的主燒派成員,他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來實現目標。市民抱怨焚燒廠的氣味,粉塵和煙霧。但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可以輕易就成功的,總歸是要經歷陣痛的。

    該廠后來建成了2個獨立的系統,蒸汽直接送入這個電廠用于發電。這是首次為生活垃圾而設計的焚燒廠。生活垃圾一周收集1-2次。最大的問題就是哪種垃圾收集方法是可取的,交通工具的確定被提上議事日程,由于距離近站點多,故汽車被認為是不經濟的。

    最終垃圾考慮用馬車+車廂來解決,車廂被設計成可以倒翻的。

    當裝垃圾的馬車到達焚燒廠,進入西面的電梯,馬和車同時上樓。上樓后走入一個灣區,然后車廂傾斜,垃圾倒入垃圾坑,任何人都可以不觸碰到垃圾,當車廂被傾空,然后馬車做電梯下去。



    垃圾暫時儲存在儲坑,隨后被2條刮板輸送機送入振動料斗,料斗通過不停地前后運動,將垃圾推向斜槽并進入干燥爐排。隨后是一個點火爐排和回轉窯。底灰則送入一個磁力分選裝置,底灰被分成3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鐵。

    回轉窯出口的煙氣大約有1000度左右,通過巴威的鍋爐來儲熱,回轉窯產生的灰只占到垃圾重量的2%。為了確保尾氣干凈,鍋爐和省煤器裝備了“煙灰袋”(估計是如今布袋除塵的鼻祖了吧)。在省煤器后,一個專用的煙氣凈化裝置捕捉了大約80%的飛灰,所以煙囪排放是不是黑煙,固體顆粒物較少。


Aarhus焚燒廠立面圖


    1934年8月24日,這個焚燒廠正式投產。當晚在皇都酒店舉行了一個宴會。當時丹麥報紙寫道:“現在各處的垃圾都被收集,用馬拖的垃圾車送到這里,通過焚燒的地獄之火被徹底馴服。”

    隨著周邊的一座火電廠的投產,Aarhus焚燒廠在1950年代關閉,建筑也被拆除。垃圾采用堆肥直到1978年一座嶄新的焚燒廠投入(照片21),2003年的時候他們慶祝了他們25周年的紀念慶典。


克里斯蒂安五世國王(灰西裝)于1934年8月14日參觀了aarhus焚燒廠,他右邊是市長。


    偉倫一個名副其實的供應商

    擁有丹麥三座以及一座英國一座瑞典的焚燒廠業績后,偉倫奠定了他垃圾焚燒廠供貨商的霸主基礎。

    1933-1936年偉倫用英語在丹麥國外官方年鑒中,詳細地報道了丹麥焚燒廠的相關數據。下圖就是1936年發表的數據:



    Frederiksberg焚燒廠的性能擔保是基于1200大卡/公斤的垃圾做出的。由于公司各部門出色的表現,使得公司成長為行業領導者,它的意見很難被否認或忽視。   

    從偉倫到巴威偉倫

    偉倫是1898年由F.A.H.Petersen & Ludvig Christensen’s機械鑄造廠的基礎上設立而成,偉倫這個名字來自于北歐神話故事中的古埃達的一人名。

    一開始公司生產制造加熱系統和蒸汽洗衣房設備。比如哥本哈根國家大學醫院(1907-1910年期間)。1910年偉倫開始生產用于船舶推進用途的原油引擎。隨后又生產制造鍋筒和鋼結構。又參與建設了哥本哈根的文化中心—“議事中心”。最初在1926年它是用于汽車展覽用途的,后來許多年被用于自行車比賽,這是哥本哈根的一個標志性的活動。隨后,偉倫還建設了通向Amager與哥本哈根之間的大橋,同時也生產蒸汽鍋爐,比如為:Tuborg Breweries(一家啤酒廠)建造鍋爐。

    在30年代公司建設了3做焚燒廠(Gentofte, Frederiksberg and Aarhus),世界上第一座連續運行的垃圾焚燒廠。在二戰之前,偉倫還制造了又馬牽引的垃圾車,汽車牽引的垃圾收集車。

    戰后公司還向Vestkraft in Esbjerg, Jutland等地的公用設施提供了鍋爐,在1950年代向Aarhus and Copenhagen等地的石油公司提供用于石油儲存的大型儲罐的制作及安裝。當戰后哥本哈根打算重建哥本哈根的Tivoli游樂園的時候,他們希望有摩天輪,就由ramboll公司設計由偉倫公司提供。

    我還2次路過這個游樂園,里面還有很多東方元素,雖然沒進去看但是感覺這個游樂園知名度非常高。



    偉倫在Esbjerg開設了一家工廠用于焚燒廠設備的制造,如:鍋爐或者鋼結構等。在大約1960年代,公司拓展了它的業務到清洗設備。后來這個業務被剝離了,但仍然以Asko 偉倫的名義存在著。

    大約在1980年左右,公司被分成了2個部門,廢物處理部門被歸入偉倫生物系統板塊,而鍋爐部門則被歸入偉倫能源系統和偉倫Danstoker板塊。1992年意大利Ansaldo工業集團收購了這些公司。

    今天,巴威偉倫進一步發展了它在垃圾焚燒方面的轉移技術。從2002年起公司還持有了B&S’s W grate 技術公司。

    包括B&S’s 的焚燒廠在內,偉倫的業績清單包括了300座焚燒廠。按照這個統計口徑,偉倫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是該領域最大的公司了,業績跨度從阿根廷到臺灣。大約100做焚燒廠在丹麥,55座在日本,39座在法國,33座在瑞典和17座美國。(想想我們華星東方干煙氣只做了60來座焚燒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偉倫與1950年代設計的垃圾收集車


    哥本哈根發生了什么?

    1925年開始哥本哈根的電站開始給地區居民供熱,偉倫跟隨其在Gentofte, Frederiksberg and Aarhus提供了供熱服務。

    據I/S Vestforbr?nding, 25周年的記錄(1995年出版)來看,偉倫在1935年免費建造和運行6年的一個焚燒廠位于是政府認為適合建設垃圾焚燒廠的地點。

    這種近似做慈善的行為當然是無法接受得。因為偉倫認為按照偉倫的標準與一家私人公司合作運營一個焚燒廠對社區來講是很不經濟的。市議會決定去開辟的城市區域進行填埋。哥本哈根的垃圾直到1970年2座新的現代化的焚燒廠建起來之前都沒法再進行焚燒了。

    由于決策失誤,1970年之前,哥本哈根的市政當局一直通過開放式的焚燒來處理垃圾。



在填埋場上露天焚燒垃圾

未完待續。